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软件、课程、设备、平台、培训与大赛,是完整的青少年创客教育实验室解决方案。
l 软件:系列化3D设计软件和编程软件
l 课程:与顶级创客教育专家联合开发的创客教育课程资源
l 器材: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智能硬件、传感器、3D打印机等
l 平台:局域网教学管理平台与云端分享社区结合的3D教育平台
l 培训:专业的3D创客&STEAM教育师资培训
l 大赛:顶级赛事活动与参赛专项培训/技术支持
为确保3D创客实践室激发最佳的教学互动效果,实现教学有序开展、空间合理利用,该解决方案将3D创客实践室规划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1. 创造活动区
该区域主要为学生进行“小小创客”3D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而设立。教学区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部分,其布局形式可分为;①演讲形式、②小组探究性教学形式、③个人实践学习形式。
空间的课桌以可移动拼接式课桌,可组成听课型、小组实践型、个人实践型课桌布局,为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学提供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该空间可根据每个实验室的面积不同,可单独设立或者与项目实践空间及创意共享交流区相互进行转换。保证校园创客空间的各项活动有序的进行。
2. 展示交流区
展示交流区主要用于小组讨论,或老师对小组进行小范围指导,建议为半开放的区域。该区域可进行meet up、工作坊及日常创客空间自由项目等等的小组实践区域。该区域可容纳不同小组在空间举行不同的项目。
该区域同时可用于展示创新设计课程及电子积木课程相关的成品作品及过往项目小组完成的项目作品展示柜。其精品作品放在玻璃展柜中,其过往项目展示作品放于墙面展示柜进行展示。由于项目展示区与课程教学区域有以往学生作品及创新设计课程完成作品展示在区域四周的展台上,该环境可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原本略显枯燥的演讲类课程内容中。
3. 材料收纳区
材料收纳区主要功能是保管耗材和少量精密易损仪器设备,有一定的保管箱柜,建议由专人负责,半开放或封闭方式。创客实验室中3D扫描仪、3D打印耗材等均建议放置在材料收纳区保管。
规划后的功能区参考效果图如下:
1. 常规3D打印创新课程
学校可利用创新实验室,利用IME3D全套高品质课程包开展常规3D打印创新课程。IME3D课程体系推崇“STEAM+学科”,课程池含大量课程,中小学每个班级都可每周开展1-2节3D打印创客&STEAM课程。
2. 3D打印兴趣班课程
IME3D课程体系同时包含大量的极具吸引力的主题课程,例如3D打印+无人机、3D打印+百变机器人、3D打印+智能硬件等融合性课程,学校可利用创新实验室为全校学生提供兴趣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融合性的创新课程选择。
3. 创意分享会
分享会主题涵盖艺术、设计、科技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众多有趣创客项目和软硬件结合创业者。促进跨界合作和产品展示交流。
4. 工作坊
工作坊是为空间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制作各种各样的作品。如:Arduino功能开发,音乐播放器产品设计,3D打印产品创意设计,图形化编程,手工DIY创意产品,激光雕刻艺术设计等,无人飞行器实践与改造。
5. 创客嘉年华
由创客空间参与项目的创客们共同参加,主要用于创客展示项目、体验科技、设计和艺术的盛宴。
|